梁伯强

梁伯强,男,1899年出生于广东梅县,中共党员。1922年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留校任欧本海姆助教;1923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研修病理;192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同济大学病理学副教授,1932年受聘为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兼病理学研究所主任。1937~1938年和1948~1949年曾两次出任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1949年初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考察医学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继任中大病理学研究所主任、任中央卫生部全国卫生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顾问和地方病防治委员会委员。1954年任华南医学院第一副院长,1963年兼任中山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中央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委、国家科委医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病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病理学会理事长、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

梁教授从多年研究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要建立我国病理学学科,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病理学资料。因此,他非常强调开展尸体解剖研究。在上海同济任职期间,他便千方百计争取尸体来源;在中山大学医学院任职期间,他更加努力开展尸解研究。抗日战争后,中大医学院在粤北山区乐昌县办学的日子里,梁伯强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继续开展尸体解剖。到1965年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尸解总数已达7689例,居全国之首,成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梁教授曾经指导助手,创立了从尸体中取出完整鼻咽癌组织的方法,探讨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征和组织发生学问题;对肿瘤的研究,除注意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外,还注意到人体在抵抗肿瘤方面的内在因素;多次举办“高级病理师资班”,培养了许多病理学人才。梁教授主编了《病理学》总论,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1956年,他的《有关坏死后性肝硬化的问题》(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1956)的论文。首先阐明我国有坏死后性肝硬化这一类型的疾病,并指出病毒性肝炎是产生坏死后性肝硬化的原因。同时提出在我国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酒精中毒和营养缺乏,这与当时国际上强调肝硬化是由于酒精中毒和营养不良的观点大相径庭。梁教授受卫生部委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病理学教科书《病理解剖学总论》、《病理解剖学各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1964)。该书的出版有力地保证和提高了我国病理教学的质量。1962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肿瘤会议上宣读《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性和组织发生学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鼻咽癌组织学分型,并提出“肿瘤间质反应”概念。


上一条:谢志光 下一条:廖月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