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3月1日,华南肿瘤医院举行开院典礼,谢志光任肿瘤医院首任院长。
1964年3月4日,卫生部发文批准中山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成立,成为全国医学院校中第一个拥有科研编制的肿瘤所,梁伯强任肿瘤所首任所长。
1964年,肿瘤医院成立放射科、综合病区、头颈科、胸腹科、妇科。
1972年,华南肿瘤医院更名为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1980年,中山医学院率先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中开设了《肿瘤学》课程(必修课),次年招收了首批三年制肿瘤专科班,教学任务由肿瘤医院负责完成。
1982年2月,肿瘤学专业性学术期刊《癌症》杂志创刊,李振权任主编,并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群众性防癌组织——广东省防癌协会,首创我国宣传和普及肿瘤防治“三早”知识的《防癌报》。
1983年,由李振权、潘启超、陈剑经主编的《鼻咽癌临床与实验研究》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该著作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83年,内科被卫生部确定为我国首批“抗癌新药临床试验基地”。
1984年,引进首台全身CT(GE8800)机,开展CT诊断。
1985年,中山医学院易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相应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式病床增加至500张,同时开设了200张简易病床。
1986年,我院获第三批肿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1987年,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成立,领导肿瘤医院和研究所,实现院所合一。
1992年,“广东省防癌协会”更名为“广东省抗癌协会”,管忠震任理事长。
1994年9月,我院通过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组织的评审,成为广东省首家“三甲”专科医院。
1998年,我院在国内率先推出单病种首席专家负责制,制定与实施单病种综合治疗规范。
1999年,中心获广东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广东省鼻咽癌诊治重点实验室。
2001年,中心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正式挂牌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基地”。
2002年11月,医疗科研大楼(现1号楼)落成。
2003年,中心与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签定缔结姊妹医院的协议。
2004年,获科技部立项批准建立“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5年,曾益新主任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新药临床试验(GCP)中心获得国家新药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认定。
2008年,“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2009年,广东省委组织部宣布中心整体升格为副厅级建制。
2009年,亚洲最大的放疗中心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2011年,广东省交通医院整体移交给我中心,中心在该院区成立预防医学部。
2011年,中心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心党委会和纪委会,确定了中心“国内综合实力最强、国际一流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的发展目标。
2012年,获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中心设立直属事业单位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
2013年,中心新大楼正式开始使用,原东大楼为1号楼,原西大楼为2号楼。
2013年,由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共同组建的肿瘤防治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2014年,中心主办的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8年更名为 Cancer Communications,《癌症通讯》)被SCIE收录,将于2015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IF)。
2016年,广东省癌症中心在我中心成立揭牌。
2017年,中心成立骨与软组织科,补全所有专科。
2017年,中心喜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18年,牵头组建的“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019年,徐瑞华院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21年,黄埔院区正式启用。
2022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授牌仪式和开工奠基仪式在甘肃省兰州市先后举行。
2023年,马骏教授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3年,由天河区与中山大学共建的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天河院区)开工仪式在天河区举行。
2023年,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重组,更名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