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10月(1963年),27岁的我从中山二院调来,参加华南肿瘤医院筹建工作,经过半年的筹备,1964年3月华南肿瘤医院正式成立。自此,我也留院工作直至2006年7月完全退休(70岁)。退休后,我作为中心离退休党支部党员,始终关注医院发展,积极为医院建设规划及重大决策建言献策。直至今日,我和医院已经相处了一个甲子,亲历了医院的“前世今生”,看着它由小及大、由弱及强、由默默无闻到耀眼辉煌,直至成为我国肿瘤防治事业新征程中的一颗“明珠”。
柯麟院长与华南肿瘤医院领导合影
忆过去、望今朝,沧海桑田
华南肿瘤医院建院时,全部家当仅有原广东省结核病防治院旧址的一栋三层楼病房(建院后自筹资金加盖一层)、一栋二层楼的门诊室、一间药房、一间50平方米的挂号室兼档案室,还有一间旁闲置平房改建的厨房。全院职工(包括医护、后勤、工人)也不过150人,上级拨款支持的病床数为80张,加上医院自筹扩充到120张病床。不仅规模有限,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也相当匮乏,近70位医护人员中,除谢志光、廖月琴两位德高望重的专家,以及林剑鹏、李国材、李振权三位科主任外,其余医生、护士均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最昂贵的设备要算是澳门华侨赠送的一台钴60放射治疗机了。
但就在这样房屋破旧、设备简陋、举步维艰的时期,我们凭着一腔干劲,把医院成功的建了起来。
建院初期,我国的肿瘤治疗水平与现在有着天壤之别,即便是我院最为优势的鼻咽癌,当时其五年生存率也只有50%左右;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从起病至死亡一般为六个月;白血病、恶性淋巴癌被视为绝症;肺癌等多种实体瘤治疗效果亦不尽人意。在当时,癌症被视为不治之症,人们往往谈癌色变,甚至路人经过肿瘤医院周边区域都要绕道而行。
就在这样极为阴霾的情况下,中肿人下定决心,开启了奋勇顽强、誓与癌症艰苦斗争的60年。
看今朝,我们从一家规模相当于卫生院的小医院发展成为国内顶尖、世界一流,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肿瘤专科医院。未来,在多院区格局下,我们的床位数和员工规模将是建院初期的三四十倍,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同时,我院现今各种恶性肿瘤治疗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一些甚至引领世界。例如鼻咽癌生存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60%提高到84%,我院“鼻咽癌治疗方案”成为国际诊疗指南;过去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白血病、恶性淋巴癌均获得满意效果;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甚至被称“癌中之王”的肝癌,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们获得长期“带瘤生存”的良好预后,癌症已从“绝症”变为可以长期生存的“慢性病”,大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峥嵘路、防治融,护佑健康
当站在一甲子后的今天,描绘未来宏伟蓝图时,我们没有忘记中肿人顽强拼搏的奋斗历程。
记得建院初期,由于医护人员紧缺,医院实行“门诊病房一贯制”,医护人员每天要提前上班,把查房、开医嘱等病房工作做好,八点半参加门诊工作,看完门诊后部分医生就要马上赶去手术室,手术结束就回到病房查房、写病历,甚至换药、血尿粪三大常规检验也要医护人员协助完成,有时遇到较大较难的手术,医护放心不下晚上还得时不时返医院看看病人。
由于肿瘤学在当时还是一门新兴学科,晚上、休假日必须要看书、翻文献不断充实自己,“以院为家”“以病房为中心”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虽说辛苦,但我们年轻人却打心眼儿里感到充实和快乐。
说到我们当时的“家”,也真是“苦中作乐”。一幢较好些的(有厅室)二层楼房住着七、八位高年资医生和部分院领导,其他年轻医护人员住在现在十九号大院的七号楼(共四层每层七间房),每房住四位,都是上下铺,上铺放行李下铺住人。已成家的员工住在大礼堂,房间是一间间隔板隔开的,上不封顶,隔壁房的讲话声、小孩婴儿的哭喊声照听不误,连家家户户的饭香菜味亦可飞墙而过,遇上下暴雨,大厦变泽国,双双布鞋好似小船游荡河面,好一派湖光水景……就在这朝见面、晚听声的环境下,我们足足生活了十多年。
右二为张锋教授
环境的艰苦没有磨减我们奋发向上的意志,大家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千好万好不如口碑好,创业的中肿人深知信誉名片的建立是医院发展壮大的基石。在服务病患的同时,我们在提高医疗质量、攀登肿瘤科学高峰中不断创新。年轻肿瘤工作者们以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奋斗目标。
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我院首先提出鼻咽癌分段放射治疗方案,提高了疗效,减轻了副作用,首先应用并大规模开展晚期鼻咽癌患者半身化疗并取得良好效果;李振权教授团队创新的改良全颈淋巴结清扫术被国内外专业杂志相继报道,被命名为“李振权氏颈淋巴结清除术”;李国材教授团队的小肝癌手术治疗超过平均五年生存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管忠震教授团队在淋巴瘤等领域的化疗效果位于国内外前列,当时业内专家有这样的评语:“北孙南管,即:北有孙燕、南有管忠震”,这也是对我院学术水平的肯定,为我院走入国内国际先进行列打下良好基础。
除了重视肿瘤临床治疗,我院极为重视肿瘤防治工作,早在七十年代初期,就积极开展肿瘤防治人群普查和“三早”工作(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分别在中山、德庆、四会、廉江等县市建立防治点,定期组织医疗队下乡普查。
特别是在四会建立了鼻咽癌防治基地,该基地作为鼻咽癌科研工作现场连续开展三十年,连续获得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为鼻咽癌科研作出重要贡献。万德森教授团队率先为在广州市多个社区开展居民肠癌普查,“三早”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了肠癌治愈率。我院坚持的防治结合、医疗科研融合的路线,为加速攻克肿瘤疾病、护佑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有力贡献。
传医脉、承文化,砥砺前行
文化是医院的灵魂,管理是医院的支柱。我们创业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与医院历届领导班子科学的治院理念、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首任院长谢志光教授有句名言,要把医院办成“技术加旅店”,医院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也要像旅店那样亲切温暖,让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廖月琴副院长在医院管理上更是严格要求,她要求护士穿戴整齐请洁,不准穿金带银、不准穿有响声的皮鞋,在病房不准高声说话、病房墙壁不准张贴标语画像。
谢院长时常对我们说,穿上白大衣就意味着你是一名救死扶伤的战士,要时刻想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李振权院长在任期内反复强调,他工作的重点是“先门诊后病房”,要始终把门诊列为医疗工作第一线。当时提倡的口号也始终被医护人员印之于心、表之于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痛病人之所痛,尽最大努力解除病人痛苦。
这种患者至上的思想也成为我们在医疗活动中的首要行为准则。
职能部门教职工第一党支部开展党日活动访谈张锋教授
六秩风雨、初心弥坚。我们医院能够走到今天,成为肿瘤医学界的耀眼“明珠”,是一代又一代中肿人在党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干出来的。回顾过去、看看今天,我们作为老一辈“中肿人”感到无比欣慰,衷心祝愿我们的医院不断发展壮大,更上一层楼!
写后附言:
这是一篇回忆录,凭着自己的点滴记忆碎片凑合而成,其中错误之处甚至与当时实际差异均可能存在,望读者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