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我从梅县考到中山医学院;1962年,我从中山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山一院肿瘤科;1964年肿瘤医院建院,整个中山一院肿瘤科一起归入,我们就成为了肿瘤医院的第一批“开拓者”。六十年静水深流,中肿有了积累和沉淀,在肿瘤学这个复杂的学科领域,以医院现在的平台规模和发展思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走肿瘤专科化发展的道路,深耕研究创新,一定能做出新的成绩。
李国辉,1938年2月生于广东梅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考入中山医学院医疗系,1962年毕业后进入中山一院肿瘤科工作,1964年调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时为华南肿瘤医院),期间1978年3月至9月到上海中山医院肝癌研究室进修。历任腹科副主任,肝癌研究室副主任、肝胆科主任导师。
1992年12月晋升为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广东省抗癌协会第一届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第二届委员、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肝癌专业组委员。于1987年首先对“不规则性切除术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并在中华肿瘤杂志发表,参与的项目“提高肝癌手术疗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学科融合提高肝癌疗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2002年中国高校科技二等奖等。发表第一作者论文53篇,其中SCI收录9篇,参与编写《亚临床肝癌》(汤钊猷主编)和《中国老年病学》等专著。
梅县小伙的从医初心
我是广东梅县人,1957年,我从梅县考到中山医学院。当时我的家庭比较贫苦,兄弟也很多,读中学期间每天上下学要走10公里。中学期间,我的文科成绩一般,所以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干脆选了医疗生物科。非常幸运的,我被中山医学院录取了。后来上了大学才听老师说,我们那年高考非常难。
从梅县到广州上学,我们坐的是烧木炭的汽车,单是路上就要花费两天时间,木炭汽车上坡动力不足,常常还要整车人一起推车。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想到可以读上自己心仪的专业,还是很兴奋的。
1962年,我从中山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山一院肿瘤科。当时肿瘤的治愈率很低,大多都是晚期患者,提到肿瘤科,我们的同学很多都谈瘤色变,所以大家都不想被分配到肿瘤科。当时我的想法是,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把肿瘤防治的工作做好。
中山一院肿瘤科与肿瘤医院筹建工作密不可分,1964年肿瘤医院建院,是整个中山一院肿瘤科一起归入。可以说,我们都是肿瘤医院的“预备军”。当时肿瘤科在中山一院也是小科室,由中山一院的综合区(高干病房)划出一半病房和部分办公室、会议室建科的,大概只有30张床位。
立志为肿瘤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从建院起,华南肿瘤医院就奠定了在我国肿瘤防治事业“国家队”的地位,是继上海、北京、浙江后成立的全国第四家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填补了华南地区肿瘤防治事业的空白。“为肿瘤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也成为了我们第一批“开拓者”的志向。
肿瘤医院最早的外科是胸腹科、头颈科、妇科三个科,胸腹科开科主任李国材,刘国珊任胸腹科护长;头颈科开科主任是李振权;妇科开科主任是林剑鹏(兼任中山一院妇产科主任)。外科建科以后,有10余位医生,胸腹科的医生除了妇科、头颈部肿瘤不涉及,胸部、腹部至全身其他部位的肿瘤都涵盖了。除了外科,年轻医生还要轮流去“上镭”,即现在的放疗后装治疗。
1964年建院时,外科手术也同步开启,当时医院只有三张手术台,一位麻醉医生、一位手术室护长。麻醉医生是麻醉科余锡扶老主任,他是从北京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调到广州的,今年已经90岁了。当时主要的麻醉方式是吸入乙醚的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需要麻醉医护密切配合,加上外科医生人数很少,所以在当时,手术量也比较少,印象中每天最多只有三台。直到80年代初,李振权院长推行改革,新增2间手术室,医院医护人员也多了不少,外科手术量才慢慢上涨了起来。
除了医疗,教学和科研也是我们当时的重要工作,1965年开始,在省卫生厅的指导下,医院每年定期组织肿瘤医生进修培训班,每期半年,培训了广东省乃至海南、广西各地的肿瘤医生。另外一个学科发展的契机,是60-70年代,在国家号召下广泛开展农村肿瘤普查和科研,医护人员经常要到中山、四会等地的乡村实地调查,当时的党组织书记蒲广寒也常常亲自带队下乡。
1965年已开始培训肿瘤进修医生
“大刀阔斧”的改革期
1980年,李振权出任肿瘤医院院长,他大刀阔斧的开始了改革。首推的是不脱产的“五个秘书制”,即医疗秘书、教学秘书、科研秘书、行政秘书和后勤秘书。任命了放疗科的张恩罴、妇科的李孟达、胸科的刘广森、腹科的林奕中和我,我是教学秘书协助管理教学。
除此之外,李振权院长还主导引进广州市第一台全身CT机,并请香港的设计公司改造手术室,改造手术室的改革举措受到卫生部表扬。在诸多改革举措的有力推进下,医院的医疗服务规模、服务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
80年代改建后的新手术室
1985年腹科从胸腹科分出,搬到院内的的四层小楼“黄楼”的二楼,和放疗科、影像科、内科同用一栋楼,医疗规模和学科发展空间都比之前有了不少改善。
1985年腹科分科后搬入住院东楼
90年代初腹科
中肿的前景是光明的
医院的发展首要的是医疗空间和平台建设,时任曾益新院长的高瞻远瞩和改革举措为肿瘤医院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6月,肝胆科成立
从肝胆科的发展来看,2000年前后病房资源极度紧缺,甚至要到员村工人医院(现中山六院所在地)和黄埔大道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借用病房(合作病区)才能满足患者。正是2002年一号楼启用后搬迁,肝胆科才有了两个病区的发展规模,这也是学科建设必要的基础。
肝胆科2002年迁入一号楼后的工作场景
此外,曾益新院长以创新思维推进肿瘤专科化发展,为医疗、科研水平提升打下非常好的基础,长时间深耕细分领域,必然能推出重要的成果。
从医这么多年来,我印象比较深的患者是一位执信中学的教师,也是我小孩的老师,他因为胃癌找我手术,过了7、8年我又给他进行了肠部肿瘤手术,术后这位老师正常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95岁左右高龄才去世。
在退休时我做了简要统计,我治疗的患者中,术后生存10年以上的有100例左右,甚至肝癌术后生存几十年的患者也有。这些病例说明了外科手术在肝癌治疗上拥有很好的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手术根治。
李国辉教授(中)指导年轻医生手术
随着医院的跨越式发展,肝胆科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他们中已经有不少人,已经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我们科师生氛围一向非常好,90年代初的研究生名额非常难得,我是外科中比较早开始指导研究生的,我的第一个研究生是崔书中,现在任广州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第二个指导的研究生就是郭荣平。李锦清、詹友庆教授也带出了韦玮、徐立这一批青年骨干。现在教师节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叫我“爷爷”,到场的都是郭荣平的学生,甚至是学生的学生。
建院时的胸腹科,如今已经变成7个科室了(胸科、胃外科、乳腺科、肝脏外科、胰胆外科、结直肠科、泌尿外科)。现在手术使用的都是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迭代太快了。
我相信,以医院现在的平台规模和发展思路继续走下去,中肿的前景是光明的。在肿瘤学这个复杂的学科领域,还有很多科学问题、临床问题有待解决,只要我们坚持走肿瘤专科化发展的道路,深耕研究创新,一定能做出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