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立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联盟

(1)医改启动,配合广东省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我中心成功切换信息系统,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新医疗服务价格正式实施,各项就医流程顺畅

(2)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联盟暨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网络签约仪式在我中心隆重举行。该专科联盟由我中心牵头组建,共有12省50余家医院加盟。

2.中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第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新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3.中心社会美誉度、影响力持续提升,广获各个维度的社会荣誉

中心喜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心党委武少新书记代表中心上台领奖。

(2)中心再次荣膺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排行榜冠军连续三年入榜,两度夺冠!

(3)中心2017肿瘤学科技影响力位列全国第二,科技综合影响力位列广东第一胸外科学、耳鼻喉科学、血液病学进入全国Top 20榜单。

(4)中肿9个科室、4个亚专科入选广州日报主办的广东“最强科室”榜单!

4.医学科学家科研喜获进步,硕果累累

(1)高嵩研究员团队关于线粒体融合机制的研究成果发表于顶级科研期刊《自然》杂志

(2)徐瑞华教授团队破获肝癌“身份指纹”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顶尖杂志《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影响因子39.737)上发表。

(3)元云飞和李斌奎教授团队在肝癌分子标记物研究获得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肿瘤学专业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20.98)。

(4)马骏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为中大唯一的获奖者。

(5)马骏教授领衔的中山大学广东癌(鼻咽癌)研究诊治团队获得2016年度南粤创新团队奖

(6)陈敏山教授团队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金字塔人才梯队成型 名医名家喜获殊荣,青年才俊崭露头角

(1)徐瑞华教授入选 “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为中山大学入选本年度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三位教授之一。

2)曾木圣教授成功入选“南粤百杰”、周鹏辉教授入选广东省引进领军人才

(3)引进血液肿瘤科学科带头人梁洋教授、骨与软组织科带头人王晋教授

(4)郑健副研究员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广东珠江学者青年学者

(5)马骏教授荣获“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孙颖教授、高飞副教授荣获“国之名医•青年新锐”奖

(6)陈敏山教授荣获“广东好医生奖”

(7)10位青年人才入选“35位35岁以下最具潜力肿瘤医生”,管忠震教授获颁“中国临床肿瘤学终身成就奖”“杰青摇篮奖”花落中肿

(8)中肿胃癌MDT团队荣获2017年度全国MDT总决赛冠军

(9)杨浩贤主任医师荣获全国胸外科优秀青年医师手术大赛总冠军

(10)陈忠平教授博士研究生荣获WFNS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

6.浓厚的学术氛围结合有效的激励机制,科研业绩蒸蒸日上

2017年本中心牵头的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支持,8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资助,立项数比去年增长32%,总计获资助直接经费4454.1万元,创历史新高,在中大医科系统中位列第二。其中包括重点项目3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截止目前,中心2017年影响因子20.0以上的期刊发表论文3篇,在影响因子10.0-20.0期刊发表论文11篇。

7.CJC影响因子升至4.111,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8.专科建设再上一台阶,加强专科与补全专科双管齐下

(1)成立骨与软组织科,补全专科,为实现中心“三最一流”目标再添助力。

(2)放疗科成为国际放疗临床试验最具影响力平台NRG-RTOG独立成员

9.信息化建设见成效,远程医疗系统、数字化医院系统建设与完善再结硕果

(1)国际首个研究数据备案平台在我中心上线,为研究数据建立永久可追溯的平台。

(2)国内首个结直肠癌大数据中心BACC在广州成立,该中心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牵头成立。

10.深化优质护理内涵,护理学科影响力节节攀升

(1)中心喜获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的医院”称号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专科医院。

(2)覃惠英主任获“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及“全国医院品管圈百名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3)开设淋巴水肿治疗门诊,推动淋巴水肿治疗的发展,张丽娟护长因此项技术获2017年广州日报评选的“妙手仁心护士”。

上一条:2016 下一条:2018

关闭